大汉皇帝陈理大夏皇帝明升两位朱元璋的手下败将结局如何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22更新:2022-09-04 18:21:54

前言:在元末的大乱局中,出现了数不清的英雄和枭雄。不管是锐意北伐的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还是大元在北方的最后支柱: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父子。抑或是率先举起反元大旗的方国珍,以及逼迫元末最后一位“贤相”脱脱下台的张士诚。乃至于脱胎于徐寿辉义军的大汉皇帝陈友谅、大夏皇帝明玉珍。这些风云人物叱咤半生,最终都被天选之子: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打败。

老朱家祖祖辈辈都穷得叮当响,朱元璋小时候应该是没有机会读书的。但在成为义军头目之后,朱元璋非常注重自身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自己的手下败将,朱元璋很少赶尽杀绝,而是学宋太祖赵匡胤那样妥为安置。巧的是陈友谅和明玉珍的后人,是最早和最晚投降朱元璋的一方诸侯,我们就来看看老朱都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鄱阳湖水战剧照

如果没有朱元璋,最终统一天下的会不会是陈友谅?这位元末的一代枭雄,和朱元璋一起称得起是一时瑜亮,也是天生的敌人。

这两个人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出身都很贫寒。朱元璋原名朱八八,贫农出身。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渔民出身。朱元璋是郭子兴身边的亲兵,陈友谅是徐寿辉手下的小吏。朱元璋除掉了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陈友谅杀掉了徐寿辉的大将倪文俊。两人都是从底层开始,靠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打拼实现人生的逆袭。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军攻克了属于朱元璋政权的太平府(府治在今安徽当涂,位于马鞍山和芜湖一带)。太平府一战,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以及嫡系花云战死,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自以为功高盖世,江南唾手可得的陈友谅随即弑杀徐寿辉,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年号为大义,后又改为大定。

陈友谅墓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展开了多场恶战,直到大定三年(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双方在鄱阳湖进行了最后的决战。这一战朱元璋以弱击强,形势十分险恶,甚至连老朱本人都险遭不测。但是最终天命在大明,先是陈友谅两位骁勇善战的弟弟陈友仁和陈友贵,以及大将陈普略战死,接着其本人被朱元璋的亲军护卫郭英一箭射死,汉军顿时全线崩溃。陈汉政权太子陈善儿被俘,大将张定边保着陈友谅次子陈理逃回武昌。并立其为帝,改元德寿。

已,东北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舟,其弟友仁等皆烧死。友仁号五王,眇一目,有勇略,既死,友谅气沮。是战也,太祖舟虽小,然轻驶,友谅军俱艨艟巨舰,不利进退,以是败。—《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陈理等人刚刚败回武昌,朱元璋的追兵便已赶到。九月份的时候,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胡廷瑞等大将接踵而至。主少国疑的陈汉政权已经是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到了十月份甚至还有人暗通王保保,打算杀掉陈理投降元朝。此事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足以说明陈汉政权内部已经对前途不抱任何希望。

甲辰,湖广伪姚平章、张知院阴遣人言于扩廓帖木儿。设计擒杀伪汉主陈理及伪夏主明玉珍,不果。—《元史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朱元璋亲临武昌督战。在擒拿了援军大将,有“泼张”之称的张必先后,武昌城内守军的战斗意志跌到了谷底。朱元璋乘势派出陈友谅旧臣罗复仁进城劝降。

武昌城

罗复仁,江西吉水人,原来在陈友谅手下担任编修。由于其耿直憨厚的个性,他虽弃陈友谅而投朱元璋,但张定边和陈理对其人品还是十分肯定的。罗复仁在临行之前再三要求朱元璋确保陈理投降后的人生安全,而老朱也斩钉截铁地说出“汝行,必不汝误”的保证。最终在罗复仁的劝说下,陈理和张定边决定投降,湖广之地尽归朱元璋之手。

复仁至城下号哭。理惊,召之入,复相持痛哭。哭止,问故。复仁谕以上意,词旨恳切,理与定边等遂请降。—《明太祖实录卷十四》

朱元璋进城之后信守诺言,不但没有为难陈理,对陈友谅的老父老母也予以善待。陈友谅的哥哥陈友才得到父母侄儿安全的消息后,也率部投降。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启程返回建康(今江苏南京),陈理随同。返回南京后,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

陈友谅是朱元璋灭掉的第一个元末大豪强,老朱之所以留着陈理不杀,还封以侯爵,当然是为了给别的割据势力做一个示范。上文说过鄱阳湖大战之时,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儿被俘。他的结局如何呢?从罗复仁反复要求朱元璋保证陈理人生安全这一点来看,笔者估计陈善儿此时已经不在人世。

朱元璋善待陈理,某种程度上确实为其统战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元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帝王之道玩得可谓炉火纯青。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方国珍投降朱元璋,并留居金陵(即南京)。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元顺帝之孙、北元大汗爱猷识理达腊之子买的里八剌在应昌之战中被俘,朱元璋封其为崇礼侯。但归德侯陈理在南京逍遥了八年,却突然在洪武五年(公元1371年)被朱元璋打发去了高丽国。这一切,还要从明玉珍的儿子明升说起。

明玉珍和陈友谅其实是同出徐寿辉麾下,只是他奉命西征之后,一直在为稳定四川局势而努力。由于明玉珍平定四川的功劳,徐寿辉封其为陇蜀行省右丞。而在陈友谅弑君之后,明玉珍立刻断绝与陈汉政权的所有来往,派兵封锁三峡门户夔门(即瞿塘关)。

二十年,陈友谅弑徐寿辉自立。玉珍曰:“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命以兵塞瞿塘,绝不与通。立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致祀。—《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明玉珍画像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三月,明玉珍在重庆开国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立长子明升为皇太子。这位大夏皇帝是个非常识时务之人,立国之初便定下东和朱元璋,南征云南的国策。明夏军队多次讨伐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其实为日后明军平定云南打下了基础。

天统五年(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二月,明玉珍去世,享年38岁。谥号为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年纪10岁的皇太子明升继位,改元开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明玉珍睿陵在重庆市江北上横街重庆织布厂的施工现场被发现,墓中出土的玄宫之碑等珍贵文物,为研究重庆、四川地方史和元末战争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正是从这块碑文中,我们才知道徐寿辉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宋”,而不是《明史》中莫名其妙的“天完”。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多次对明升劝降未果后,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春派出两路大军围剿明夏政权。一路由中山侯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率领,自瞿塘峡直捣重庆。一路由颍川侯傅友德率领,自陕西直扑成都。开国之初的明军战斗力爆棚,短短几个月内便彻底打垮夏军,明升被迫在当年六月投降。于是乎陈理、方国珍、买的里八剌之后迎来了新的小伙伴,而明升到了南京之后被封为归义侯。

升面缚衔璧舆榇,与母彭及官属降于军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汤和剧照

四川平定以后,中原大地上最后一块汉人割据势力就此消失。陈理的这面大旗,在统战北元和云南方面的蒙古人之时作用已经不大了。而且自打明升来了之后,他和陈理之间的相互走动,乃至于私下抱怨,已经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当然此时全国尚未完全统一,老朱还做不出卸磨杀驴的事情,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陈理和明升二人合流。

老于世故的朱元璋考虑良久,决定把这两个烫手山芋扔给高丽国。当时高丽国表面上虽然已经倒向明朝,但依然在南京政权和北元王庭之间首鼠两端,妄图从中渔利。此时老朱将陈理和明升二人扔到高丽国,还有一石两鸟的考虑。

当时北元王廷在高丽国的影响力仍然强大,而陈汉政权和明夏政权无疑都是昔日元朝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北元新任大汗爱猷识理达腊要求高丽国处死陈理和明升,无疑就是给高丽国王王颛出了一个难题。拒绝,意味着彻底得罪北元。听从,不但给朱元璋去了个累赘,还给了明朝敢于高丽内政的借口。看来在老朱这儿谁都逃不了工具人的命运,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让你给大明卖命。

乙丑,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升居常郁郁不乐,颇出怨言。上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 于是徙之高丽,遣元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而往。—《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一》

明玉珍后人祭祖

结语:最终高丽国王好吃好喝地供着陈理和明升二人,唯恐两位祖宗出一点岔子。陈理寿命很长,一直活到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但其只有一子陈明善。陈明善无嗣,意味着目前朝鲜半岛内没有陈友谅和陈理后人存在。

而明升娶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坦。明升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一共留下四个儿子:长子资宪大夫资宪公明义、次子总郎公嘉靖大夫明见、第三子副使公嘉靖大夫明俊、第四子侍郎公通训大夫明信。明氏一族在朝鲜境内开枝散叶,今据统计其族人已达四万余人。每年三月,韩国明氏后人还会来重庆祭祀先祖明玉珍。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